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1000字
范文一: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1000字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11月12日晚上,期待已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引起的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媒体的集中报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积极学习党的重要决议精神、积极关心国家大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那一天起,我就通过网络积极关注全会的进展,在全会《公报》发布之后,我也仔细阅读,进行了较为认真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说法是首次提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众期待的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社保就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做了部署和安排,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
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我想反腐倡廉上最大的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因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很常规的,有点难以持续,用制度反腐,那就常态化了,而且是程序化的,非常科学。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些是三中全会给反腐败的“任务包”,也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增长点。
另外,全会决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主要是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总体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好地回应了大家密切关心的民生问题。
范文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1000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会议的召开传递了改革正能量,为改革明确了道路,指明了方向。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值得我们仔细揣摩,深入思考。大会顺利闭幕后,公司人力资源部在部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下,认真阅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门办公室掀起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自身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
通过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就要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大局意识,要坚定小局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个人、部门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二是要树立服从意识。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的各项决议。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群众”,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树立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四是要树立团队意识。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要正确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小肚鸡肠”,不“尔虞我诈”,在同心协力中更好的为所有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五是要树立创先意识。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我们必须树立创先意识,要根据发展变化,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思考。发扬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用十八大的精神实质、主旨,指导我们的各项实践工作,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努力成为有坚定志向和信念的青年。青年人要树立远大志向,但不能好高骛远,要把远大志向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应当是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二是要努力成为勇于创新的青年。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团的工作。要敢于和善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从实际出发,主动寻求团的工作和企业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开拓团的工作新领域;要适应青年职工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新水平。要进一步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奋斗方向,迎难而上、勇挑重挑,奋力拼搏。
三是要努力成为善学习、勤钻研的青年。我们青年人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始终把学习作为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把学习作为青年人的一种追求、一种品质,在工作中、生活中、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领域,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理论和知识很好地同团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四是要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青年。爱岗敬业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更是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信念。
范文三: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1000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会议指出:“今后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转变发展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或者说是发展不当带来的问题。为更好的推动我市的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市委四届三次会做出了科学功能区域、加快建设功能区的决策,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其中,奉节被划归于生态涵养发展区,作为重庆直辖市的东大门,连接湘鄂渝陕南北经济走廊的枢纽,奉节的“绿色”崛起对于推动渝东经济发展,实现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良好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重点突破。去年,我县提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实际行动,加快建设三大发展空间、加快壮大三大支柱产业,把奉节加快建设成为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能源产业作为我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煤炭更是能源产业的重心,但煤炭的开采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染,因此优化煤炭产业链,可以作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县煤炭产业已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呈现出产量不断上升、税费逐年增收、事故持续下降的良好事态。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勇于推陈出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质的转变,就绝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反之,必须结合实际,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指示,积极投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模范城市之中,围绕资源能源保障平稳和节约集约利用,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化煤炭产业管理,合理开发有限的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展开工作:
一是改造提升煤炭产业为龙头的传统优势工业,提高煤炭产业技术水平,稳定煤炭产量,鼓励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形成低碳、循环、新型环保加工制造业体系,构建渝东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是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技术改造,结合煤矿落后产能淘汰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安全水平,科技水平。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加快煤矸石、矿井水和粉煤灰等综合利用。加大矿区环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对安全监管模式进行调整。对合法矿,实行分片负责,由各局领导任片区负责人,分别带领1个煤矿安全监管组,每组负责13至15个煤矿,由相关中层干部任组长,熟悉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中层副职任副组长,每组在现有的干部队伍中挑选3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安全监管人员,形成“局领导联系片、中层干部联系乡、一般干部联系矿”的三包工作机制,并逐步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隐患在一线消除,问题在一线解决。对非法矿,实行执法大队长负总责,3个中队包片,队员联系乡镇的“打非”工作运行机制。同时,要求以严打严管的高压态势狠抓煤矿安全生产,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维护有序的矿业秩序。
四是创新考核制度,发挥保障作用。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的重要指挥帮。细化考核要求,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同各乡镇煤安办签订目标安全责任书,实行上下联动考核,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身上,这样可以更好提升机关办事效能,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县的煤炭产业将在未来的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